鎮江市區西北角,萬里長江之濱,集山、水、寺、泉、洞之靈氣,古寺掩山、丹輝碧映。在這里,白素貞呼風喚雨,水漫金山寺;在這里,梁紅玉披掛上陣,擊鼓戰金兵。這里,就是名聞天下的鎮江金山——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、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、江蘇省十佳旅游景區。
金山,自魏晉以來聳峙江心,萬川東注,一島中立,飛巖穹軸,云天四垂,宛若俊鶻摩空,鳧雁浮江,巨鰲出海,吞吐萬象,雄峙百川,被稱為“江心一朵芙蓉”,享有“江中浮玉”的美名。宋代沈括有詩曰“樓臺兩岸水相連,江南江北鏡里天”,明代《一統志》也贊金山“勝概天下第一”。
世易時移,滄桑變遷,至清同治年間(1861-1875年),金山始與南岸陸地相連,“浮江碧玉”變為陸上勝境,“打馬上金山”曾盛行一時,時人趨之若鶩。
金山如一枚青螺,不以高大見長,而以精致著稱?!吧讲辉诟?,有仙則名”,千余年歷史文化的延綿蘊藉,金山每一泓泉水都流淌著動人的神話,每一方碑碣都鐫刻著滄桑的歷史——妙高臺上,蘇東坡賞月起舞;七峰亭側,岳飛祥夢、金方丈道月;留云亭內,康熙書寫“江天一覽”……千百年來,這些膾炙人口的佳話傳奇,為金山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。
金山以“寺裹山”著稱。江天禪寺始建于東晉,距今已1600多年,是我國佛教禪宗四大名剎之一,習慣上又被稱為“金山寺”。寺廟依山而建,殿宇后堂幢幢相銜,亭臺樓閣層層相接,構成一組櫞摩棟接、丹輝碧映的古建筑群,山寺一體,渾然天成。
金山的名勝古跡數不勝數——慈壽塔屹立山巔,高聳入云;中泠泉清香甘冽,天下第一;金山湖碧波蕩漾,浸染詩性;白龍洞深不可測,直達湖底;芙蓉樓王昌齡送辛漸,“一片冰心在玉壺”;御碼頭眾僧侶迎天子,乾隆御駕下江南……這一個個景點,每一處都凝聚著古今匠人的精巧構思,又歷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自然與人工和諧統一、融為一體。
春日山花爛漫,夏日荷葉田田,秋日天高云淡,冬日肅穆莊嚴。四季流轉,金山就在這里,悠遠古樸的禪韻,寬宏博大的氣質,靜候著四方賓朋。